第31章:入了楊廣帳下

-

韋承聽聞楊廣之言,略感驚訝,直至當下他才知曉康源的父親名為康鬆明,關鍵是康鬆明竟然已經去找了楊勇。韋承感到很奇幻,這些事情竟無一人告知自己,他在此刻仿若覺得自己與康源之事已毫無瓜葛一般。楊廣也看了出來,但並未言語,隻是靜等著韋承開口。韋承不再去細究為何無人告知,他的心緒回到眼前,自知這是楊廣給出的考驗。韋承思忖片刻,分析道:“殿下,康鬆明此舉實乃將皇家陷於不義之地,自古以來,皇者皆以博愛治理天下,將萬民視為一體。”“那康源辱罵伊婁傑,所涉及者並非僅指一人,或是兩人,更非關乎權貴,而是關乎民生之重。”韋承意在鋪墊,他深知若一開始便直接給出結果,往往是最糟糕且無頭腦的做法。適才先將楊廣所期望的理由道出,再給出應對的辦法,這纔是楊廣所期望的。韋承提及大義,讓楊廣眼前一亮,來了精神,這正是他想要聽到的,他能從這幾句話中看出韋承是否具有真才實學。天下大義,這是行事者最好的藉口。楊廣撫案指點,眉頭微皺,憂心道:“子全的話中含義,本王自是清楚,可眼下本王擔心會傷了與太子的兄弟情義。”楊廣把話說完,韋承雖覺好笑,但更多的是同情。帝王之家無兄弟,即便是同父同母的楊廣與楊勇亦不例外。他們兩人之間或許曾有兄弟情義,但自楊堅稱帝那一刻起,一切便已註定結局,他們日後要做的唯有四個字〈爭做皇帝〉。韋承飲了杯酒,看似在壯膽,楊廣對此頗為合意。韋承輕手將酒杯放回案上,向楊廣陳述見解道:“殿下,此間太子受奸人矇蔽,欲置天下大義於不顧。殿下理應挺身而出,為兄掃除障礙,為國剷除奸孽。如此一來,皇上於親情將予以誇讚,於天下將予以歌頌。”韋承所提之法,楊廣早已知曉,就是跟著楊堅的步伐來,但是亦不能太過用力,過則觸及楊堅的猜疑,犯下兄弟不睦的罪名。楊堅和愛妻獨孤伽羅情愛終生,常年六宮虛設,他膝下的五兒五女皆由獨孤伽羅所生養。楊堅據此家事,多次當著群臣的麵得意地宣稱自己“旁無姬侍,五子同母”,這在他看來是古時帝王都不曾有過的功績。於此,楊堅特別看重家庭和諧,他不允許家中的兒女們有任何的不睦,倘若有所別意,在他眼就會是一種罪。楊廣這次站在楊堅的一麵,隻要輕輕推手,自就會得到表揚。如若用力過猛,楊堅定會認為楊廣有意作仗,這是他絕對不想看到的。楊廣得見韋承也能自說出這般上乘對策,他很滿意,對著韋承的才學有了個大概的瞭解。“子全,你果真是給了本王一個極佳的辦法,本王這下可算是找到了明確的方向啊。”楊廣是否客套都不重要,在柳抃眼,韋承的才學不弱,他也做好了準備。柳抃放下酒杯,起身向楊廣叉手道:“殿下,子全老弟不僅文采斐然,更具王佐之才,況且他還是殿下的妹夫,殿下何不近水樓台先得月?”柳抃的作用再一次顯現,他總能在恰當的時機說出對大家都有利的話。韋承心有猜想,他覺著柳抃就是楊廣特意安排的,什河東柳氏東西眷,更跨到表兄弟,這一切應是楊廣事先就知道的,纔會這巧。但也或許是楊廣真愛柳抃的原因。韋匡伯原還擔心韋承的才學不夠,可見剛纔幾句下來,他對韋承的印象徹底改了樣,真心以為是韋承一直在藏拙。韋匡伯起身附和道:“殿下,臣這族弟不久前曾說想去秘書省當個正字,被臣給止住了,到了今日,如果能得到殿下的提攜,那可真是再好不過了。”楊廣聽完兩人的話,抬起頭來,道:“你們所言甚是,本王也覺得子全是個人才,理應得到更好的發展。”話到一半,楊廣的目光移向韋承,詢問道:“本王有心,就是不知子全是否願意入了本王帳下。”楊廣話音落地,韋承心喜於色,氣氛都到這個地步了,什拘禮起價早就不再需要了。韋承趕忙上前一步,施禮下跪道:“承蒙殿下厚愛,臣韋承願為殿下效犬馬之勞!”韋承等的就是這一刻,他不在乎自己會被授予什職位,隻要能時常在楊廣身邊露臉,偶爾說上幾句話,這些就足夠在楊廣登基後,為自己換來一份權勢。楊廣顧不得放好酒杯,隨手將它一扔,連忙走下台階,近到韋承跟前,伸出雙手將韋承扶起。“子全,你我二人是真親戚,以後這種禮節就千萬不要再有了。你我二人隻需行平常的君子之禮即可。”韋承也不矯情,順著楊廣的意思,說道:“臣謹遵王命。”韋承和楊廣相視一笑,在旁的韋匡伯與柳抃以此喝掌。楊廣重回上座,想了想,看向韋承,道:“子全,你先在本王的府下做個行參軍如何?”楊廣口中的行參軍,全名為親王府行參軍,王府下共有此官位六人,居為正八品,位在從七品的諸曹行參軍下,且於從八品的長兼行參軍之上。楊廣給出的這個位置,著實讓韋匡伯欣喜不已,他急忙向韋承使眼色,催促他謝恩。韋承豈能不明白韋匡伯的意思,他當即向楊廣行禮,道:“多謝殿下厚愛,臣必當儘心竭力,為殿下鞠躬儘瘁,死而後已!”“臣替愚弟再謝殿下!”韋氏兄弟二人的反應,倒是讓楊廣很滿足,心道若是那些老傢夥也能這般懂事,那該多好啊。楊廣回神來,擺了擺手,道:“子全是本王的妹夫,有他在本王的身邊,本王也會安心很多。”幾人談得起勁,柳抃也在這時向楊廣行禮,道:“臣恭賀殿下喜得良才,可謂天緣。”楊廣笑道:“顧言,你說得對,本王能得到子全這樣的人才,實乃幸事。”韋承連聲稱謝,話語上奉承不斷,半點不敢駁了楊廣的麵子。韋匡伯在旁則是心中暗自歡喜,他知道,有了楊廣的照顧,韋承在仕途上定會一帆風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