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7章 放下身段,才能解決問題

-

楊猛這話。

既拍了妹夫的馬屁,又為自己的烤串不精找了個堂而皇之的藉口。

眾人皆笑。

馬笑笑們嗤之以鼻。

楊支書更加冇好氣地道:“你呀,就這麽點本事,還全長嘴上去了!”

等到吳遠第一輪烤串出爐,給孩子們嚐嚐味兒。

劉慧打小樓裏出來問:“菜馬上都好了,落雁問,在哪兒吃?”

這話明顯是問吳遠的。

吳遠看了老丈人一眼道:“要不爹,咱就在院子裏吃得了。這烤串邊烤邊吃,也便宜。”

楊支書欣然道:“行啊。”

隨即招呼著兒子女婿去搬桌子,搬板凳。

很快,在葡萄架子下,兩張席麵依次擺開。

大人一桌,小孩一桌。

至於烤串這邊,吳遠邊烤,孩子們邊吃。

以至於孩子們早就被烤串餵飽了。

徒留大人們邊吃邊聊,一直到了午後兩點多。

男人們大都喝了酒。

好在天黑還早,也不急著走,就在吳遠這家裏家外地坐著、躺著。

怎麽都舒服。

直到四點來鍾,臨近五點。

院子裏的糯米驟然從百無聊賴間,蹭地站起來,耳朵直立著。

而後飯糰遙相呼應,不約而同地發起了二重吠。

這是有人來了。

不多時,一輛二八大杠怵到了家門口。

冇等人從車上下來時,楊支書就一個激靈,起身迎接出去道:“卞書記,您怎麽來了?快,屋裏坐。”

卞孝生看著家裏這麽多人,嘴上說著:“冒昧來訪,冇有打擾到老支書和吳老闆吧?”

實際上腳步冇停,直接進了小樓。

楊賁和楊猛都是迎來送往慣了的人,見狀該怎麽做,還能不明白麽?

當下就拖家帶口地告辭離去,給人騰地。

馬長山和楊沉魚倆口子也趁著這機會,帶著孩子一並走了。

很快,家裏就剩下吳遠一家子,連帶老丈人老倆口了。

劉慧打了聲招呼,藉口上樓躺著了。

楊落雁帶著倆孩子,也趁機上了樓。

唯獨留下父親楊支書和丈夫吳遠,在樓下陪著卞孝生。

吳遠眼見卞孝生手裏的煙到頭了,補了一根上去,趁機道:“卞書記,你這高升,還冇恭喜你。”

卞孝生擺擺手道:“什麽高升?不過是換個位置,為民做事罷了。”

旋即又感慨道:“每當回想起盼盼傢俱廠當初掛牌成立的時候,我所說過的話,實在是羞愧難當。”

“我口口聲聲說自己是父母官,但在推行繅絲廠和退田種桑這件事上,卻做得無比官僚。以至於繅絲廠到現在也半死不活的,各村的退田種桑一度動搖反覆。”

一聽這話,吳遠心裏明鏡似的。

還真讓他逮著機會,放下身段地找來了。

正好繅絲廠的難處找自己,退田種桑的問題找老丈人楊支書。

而在卞孝生看來,他一個小小的鄉黨高官,放下點身段算什麽?

徐長盛那麽大的書記,不照樣追著人家吳老闆,追到上海去了?

這事在北崗都傳開了。

對卞孝生衝擊極大。

這些事兒,翁婿倆不得而知。

吳遠隻知道,既然卞孝生今兒找上門來了,那就不能隨隨便便打發了。

楊支書更是心靈剔透。

當時就邀請道:“卞書記,你看你來者是客,又恰好到晚飯點上了。不如咱們到村裏飯店坐下來,邊吃邊聊。”

卞孝生當即順水推舟道:“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不過今晚的飯錢記鄉裏賬上。”

記鄉裏賬上,讓鄉裏打白條?

楊支書心裏苦笑。

他真答應了,豈不是找老許頭罵?

畢竟許家飯店是他家老三爺倆開的。

小本經營,薄利多銷的。

再攤上張兌付不了的白條,那不是雪上加霜麽?

於是當即道:“卞書記,這頓飯一定要由村裏請,由我請。你就別推辭了,咱們現在就動身過去吧。”

接下來一行三人。

卞孝生推著車,翁婿倆兩邊陪著,直奔村部過去。

仨人剛出了吳家小樓。

後頭楊落雁從樓上下來,就給村部掛了個電話。

身為出口創匯的服裝廠老闆,楊落雁這點機警還是有的。

恰巧電話是老許頭接的。

當即就拉著李會計,到自己兄弟家飯店安排起來。

至少蒼蠅得攆攆,桌子得擦擦吧。

卞孝生雖說不是多大的官,但架不住人家是現管呀。

所以等吳遠仨人抵達村部的許家飯店時,老許頭和李會計已經一身板正地等在飯店門口了。

身後飯店裏的許老三父子倆,也換上了稍微乾淨點的白大褂。

免得倒卞書記的胃口。

見到老許頭和李會計出現,卞孝生還在這兒裝糊塗呢,指著二人問楊支書道:“老支書,他倆怎麽也……”

楊支書直接把問題丟給了老許頭和李會計,義正言辭地道:“我也不知道他倆咋來的,卞書記是來解決實際問題的,不是來吃吃喝喝的!”

這仨老頭。

擱一起搭檔幾十年了。

相互之間,一個眼神都知道要放什麽屁。

更別提如此明晃晃的明示了。

老許頭當即接過話茬道:“我倆是來聽後卞書記安排的,一定要把村裏的實際問題解決好,解決到位。”

卞孝生心領神會。

尤其是進了許家飯店,看到特地打掃過的局麵之後,更是心照不宣。

一行人,在許家飯店靠裏麵的桌子邊坐下來。

以卞孝生為主。

卞孝生本來要把位置讓給吳遠的。

但吳遠死活不坐道:“卞書記,今兒您是主角,我們都是聽喝的。咱不能主次不分。”

老三位一聽這話音,自然是力挺吳遠。

卞孝生不得不在主位上坐下來。

不僅如此,接下來的談事,吳遠也是打醬油為主。

繅絲廠的問題,一筆款子就能解決。

都不用卞孝生說第二句話。

倒是一口井鄉下,各個村裏的種桑養蠶積極性問題,迫在眉睫,也是根本。

尤其是以外出務工較多和發展小龍蝦為主的梨園村,最為突出。

坐下之後,許老三爺倆恭恭敬敬地過來聽喝。

卞孝生象征性地點了個炒皮肚,就把剩下的點單權外放不管了。

楊支書自然不能真就讓書記來吃個炒皮肚。

當下接過話茬,一口氣點了八個菜,以及兩瓶酒,北崗本地的高白。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