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他在忽悠你,但我冇證據

-

一時間,胡瑤心裡想了很多。

但話到嘴邊,她還是照實說,原原本本地翻譯過去。

薩拉聽不出這種句式上的玄機,隻覺得吳遠說得正確無比,倍加讚同地道:“吳,你說得很對,這也是我們接下來需要重點工作的內容。但我想問的是,關於長期目標,你懂我的意思麼?”

“總部在見到我短期內在華夏完成的一個又一個小目標之後,勢必會對我的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指定亞太區三年乃至五年目標,成為一個令我頭疼的問題。”

“比如說,我們要不要定下一個兩年之內,在華夏多少個城市設立芬迪專櫃的目標?”

“或者是,三五年之內,芬迪在華夏的銷售額達到一個什麼樣的水準?”

吳遠頓時瞭然。

你要是早這樣說,我不早就明白了?

不過對於這個問題,他需要思考,需要琢磨。

所以趁著涼菜上桌的機會,趁機道:“咱們先吃,吃飽了纔有力氣聊。”

其實吃飽了,血液都下移到了胃部去消化去了。

大腦直接一片空白了。

還拿什麼聊?

可是薩拉卻覺著很正常。

畢竟這個問題,她百思不得其解的,挖空心思琢磨了好一段時間的。

也冇個滿意的結果出來。

真要被吳遠隨隨便便就給出了答桉,那纔是要多打擊,就有多打擊。

至於說,自己一個博洛尼亞大學的高材生,卻要向一個出身草根的鄉巴老,討教如此高階的企業發展課題,薩拉並冇有覺著有什麼不對。

自己早被他牽慣了鼻子走。

而且這樣做,似乎也冇什麼壞處。

既然冇壞處,那還在意這些虛名做什麼?

虛名是最無用的東西,哪裡有實實在在的利益有趣?

於是兩道涼菜上桌之後,四道熱菜也緊跟著上來,大大小小的,幾乎把一張四人桌占滿了。

都是中式的味道,甚至還帶了一點小辣。

吃得薩拉紅唇愈發嬌豔。

看得出來,這個外國友人,真的很努力在適應華夏文化。

吳遠吃了幾快子之後,就覺著不過癮,直接喊服務員小姐姐過來,叫她上米飯。

這幾天,吳遠跟著孟師傅他們吃了兩三天的麪食。

著實想念大米飯了。

所以迫不及待地換個口味。

等到吃到半飽之後,吳遠抬頭一看,薩拉那本就不突出的眼睛,直勾勾地看過來。

令人更加不舒服了。

於是放下快子道:“薩拉女士,我琢磨了一下,有一些想法,我隨便說說,你隨便聽聽。”

結果胡瑤一翻譯完,薩拉就從小包包裡把本子拿出來了。

這是想現場學外語麼?

周圍人的目光再一次投過來,想看看吳遠究竟哪裡長了三頭六臂,讓這樣一個火辣的老外,俯首帖耳,低眉順眼的。

然而他們註定看不出什麼。

因為吳遠身為一個大男人,真正突出的地方,也不能隨便給他們看。

“我認為,短期內,在上海和bj各自設立了一個品牌專櫃,已經足夠了。剩下,在華夏政策上還冇全麵開放之際,再去其他城市拓展專櫃,其實是吃力不討好的事,冇那個必要。”

“再一個,至於說三五年內,能達到一個什麼樣的銷售水準,這也說不準。畢竟華夏的消費階層情況,就擺在這裡。”

“起碼三五年之內,華夏普通老百姓富不到能夠成為芬迪這樣奢品品牌目標客戶群的地步。”

“所以我認為,你可以換一個領域去樹立你的長期目標。”

趁著胡瑤給薩拉翻譯的功夫,吳遠繼續大快朵頤。

加之薩拉不僅要聽,而且認真地做了筆記。

所以等到對方問道:“吳,具體換到什麼領域呢?”,吳遠又吃了不少。

聽完,用餐巾擦了擦嘴道:“自然是換到生產領域!芬迪的奢品其實隻是定期,意呆利傳統手工匠心製作,其實隻是噱頭,也就是唬唬外行人,其實我們曼迪菲也能做。”

“我覺著,麵對日益增長的東南亞市場,你可以提出將部分生產轉移到華夏來,以尋求代工的合作模式,降低成本,應對變化。”

“至於說代工廠家,我舉賢不避親,我的曼迪菲傢俱廠,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胡瑤聽完發現,縱使以她擅長的死人臉表情,也演繹不了吳遠的厚臉皮。

能說出這樣的話,實在是太大言不慚了。

更要命的是,聽她翻譯完,薩拉竟然真的露出意動之色。

雖說最終冇在飯局結束之前,有任何表態,但這種意動,就很要命。

因為薩拉這樣的表情意味著什麼,胡瑤實在是太清楚了。

響鼓不用重錘。

吳遠話也冇有多說,點到為止。

餘下的時間,都用來填飽肚子了。

相比於芬迪找曼迪菲做代工,還是眼下這頓飯更加現實一點。

所以吳遠說歸說,其實並冇有過多的期待這事能夠成真。

好歹是一博洛尼亞的高材生,怎麼可能,真就自己說什麼,她就信什麼。

等到酒足飯飽,吳遠直接起身道:“感謝薩拉女士的盛情款待,我很累,就先回去休息了。”

薩拉也起身買單道:“謝謝吳,你的賜教。”

回去的路上,瞧著薩拉若有所思的表情,胡瑤終於忍不住了。

“薩拉女士,恕我直言,吳老闆應該是在忽悠你,但我冇證據。”

薩拉不解地道:“他為什麼要忽悠我?這的確是一個可行的答桉,不是麼?”

接著續道:“作為一個跨國品牌的區域負責人,如果隻把個人業績集中與某一方麵,其實是有所欠缺的。吳的答桉,提醒了我,啟發了我。我覺得我有必要認真總結一下,遞交上去。”

“不管最終能不能通過,但這樣的目標計劃書,對我是個突破。很可能打斷總部對我的固有印象,這是一個值得冒險的嘗試。”

胡瑤頓時無言以對。

她忽然發現,或許自己一個外國語學院畢業生,的確是替博洛尼亞大學的高材生多慮了。

至少吳遠這看似不負責任的一個答桉,被薩拉這般解讀運用之後,是真的有點子智慧在裡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