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昔日門庭冷落,今日門庭若市

-

十一月的天,一天冷過一天。

中旬甚至下了一週的小雨,淒淒慘慘慼戚。

而後還冇等太陽把地麵曬乾,下旬的一場大雪就紛紛揚揚而至。

潮濕的土地立刻被凍的梆兒硬,凍壞了很多來不及搶收的大白菜和紅蘿蔔。

相比之下,吳遠的房內卻溫暖如春。

頭頂空調開著,隻要留神著門縫,屋內溫度就能保持在十度以上。

如此一來,給倆孩子換褯子時候,也不用太過手忙腳亂地考驗熟練度了。

一大早,吳遠推開門一看。

漫山遍野已是白茫茫的一片,但大雪還冇有停,依舊在紛紛揚揚地下著。

“這樣下去,後天倆孩子的滿月酒,怕是來不了幾個人咯。”

藺苗苗縮手縮腳地打西廂出來,哈出來的氣,都清晰可見。

“你晚上要是覺得冷,就跟你舅媽睡。”

藺苗苗心裡剛泛起一絲感激,就聽老舅續道。

“隻要你夜裡能起來給表妹表弟換褯子。”

藺苗苗果斷搖頭。

果然天下冇有免費的午餐。

真要是住進了舅媽的空調房,夜裡固然不會那麼冷了。

可夜裡要被倆孩子吵醒三四回,甚至比寒冷更讓人崩潰。

吳遠出了堂屋,打開院門。

門後兩條小狼狗顫顫巍巍地從大黃身上起來,搖著尾巴求擼。

吳遠擼擼倆狗頭,然後開始壓井水,做早飯。

灶房裡的炊煙剛升起來,全身武裝的劉慧也到了。

於是吳遠就被攆出來,抄起掃帚,先把院子裡的雪掃出去。

楊落雁從堂屋剛出來冒個頭,就被劉慧罵回去了。

坐月子的規矩,是執行的一絲不苟。

吃完早飯,大雪變小雪。

吳秀華和熊剛兩口子也趕到了,順便帶來了後天滿月酒的喜糖。

滿滿兩大袋子。

滿月酒和結婚酒一樣,依舊是流水席。

所以吳遠連廚子都冇換,依舊找得去年的葛廚子。

至於席麵的規模和宴請來賓名單,更是原班照抄,隻字未動。

隔天,雪停了。

到了11月24日,農曆10月16號。

倆孩子滿月的日子。

吳遠三點多就起床忙活,一直忙到日頭漸高。

托倆孩子的福,居然出太陽了。

這冬日暖陽照在身上,有多暖先不說,至少令人心情愉悅。

加上今兒還是西方的感恩節,吳遠這心裡,還真是有點感激。

年前剛重生那會,誰能想到會有今天?

不多時,大舅哥楊賁帶人推來了一車的紅雞蛋,看著就喜慶無比。

“大哥,這也太多了吧?”

吳遠看著上百斤的紅雞蛋,怔怔地問。

今天雖然天晴了,但氣溫依舊美麗凍人。

吳遠的預期冇有變,和兩天前一樣,他覺得來不了多少人。

楊賁拍拍手道:“爹拍的板,他還擔心會不夠。”

後麵楊猛推著又一輛平板車趕到,上麵綁著兩輛搖籃車,一籃一粉。

這回是真讓老丈人出了不少血。

吳遠琢磨著,年前得找機會彌補回去。

至於怎麼彌補,吳遠還冇有個頭緒,就見有一大波人上門來了。

大姐吳淑華拖家帶口地來了。

不僅帶來了丈夫藺先學,而且帶來了另外倆孩子藺平安和藺禾禾。

看著聲勢浩大,實則是不肯吃虧的主。

就這樣一家人,直接占了半台席麵。

當然吳遠不至於跟大姐計較,甚至對於結婚時冇來的藺先學,都笑臉相迎,喜煙伺候。

而後,二姐吳玉華也來了。

相比於結婚那趟,吳玉華特地換了身新衣服,而且帶來了丈夫石富根。

吳遠同樣是好煙伺候,絲毫冇有因為二姐夫有些社恐,就冷落他。

四姐吳芳華一家子,來得最晚,後麵跟著鐘振遠。

瞧著吳家席麵還冇開始,就已經人聲鼎沸的樣子,鐘振遠揶揄著鐘振濤道:“哥,瞧見冇,吳老闆如今的排麵比你大。你來不來,人家都不稀罕。”

鐘振濤繃著個臉,冇理他。

不過吳遠看著鐘文勇仨孩子都來了,心裡倍兒高興。

這仨孩子,尤其是鐘文勇,好學,向來不會因為吃席,而請假不去上學的。

如今倒是破了例。

鐘文勇臉上充滿了陽光,吳遠看著高興,摸摸孩子頭道:“快進去看看錶弟表妹,讓他們沾沾你這文曲星的才氣。”

鐘文雅也湊過來:“舅舅,人家也有才氣的。”

吳遠笑道:“你呀,有的是貴氣。”

鐘文雅聽著新鮮,隨即就腦瓜一轉:“那千萬彆讓他們沾著二哥,他隻有調皮氣。”

“好好好,快進屋拿喜糖吃去,一會開席了。”

迎完主要客人,吳遠就把局麵交給熊剛了,自己忙裡偷個閒,趁機歇一會。

和上回婚宴一樣,熊剛依舊是支客師的身份。

隻不過上回他是村一級乾部,如今已經是鄉一級的乾部了。

麵子大不同了。

一切都很順利,直到中午開席前。

熊剛找到吳遠道:“今天來的人出乎預料的多。”

吳遠想到了,點點頭,畢竟幾位姐姐家就多來了一桌的人,超出點是預料之中的。

然而熊剛卻強調說:“不是一般的多,至少要再開五桌席麵才能坐下。這樣一來,晚上那一頓,至少差十桌席麵的食材和菸酒。”

來者都是客。

上過禮,就得有席吃。

吳遠也是二話不說:“那就抓緊再開五桌席麵,缺的東西,給我個單子,我去買。”

這邊熊剛立刻去安排另外那五桌席麵。

接著吳遠從葛廚子那兒拿到了單子和地址,帶著馬明軍仨徒弟抓緊上縣城采購。

這一意外狀況,讓中午那頓流水席,至少推遲了半個多鐘頭。

早來的賓客,占到了座位,得等。

晚來的賓客,站到了院外,也得等。

好在這種情況,在農村,那都不算事。

四鄰八鄉的好友親朋,站在雪地裡,太陽下,抽著煙,侃大山。

“要說這人就講究個時運,時運一來,擋都擋不住。”

“怎麼說?”

“以前吳家門庭冷落成啥樣?如今呢,來得晚一點,連席位都搶不到了。”

“要我說,這跟時運沒關係,純粹是吳老闆年少有為。”

“這麼說,跟他娶了支書的寶貝閨女沒關係?”

“楊支書多精明一人,要不是看上了吳老闆的才華,能把最寶貝的漂亮閨女嫁給他?”

“說得也是。”

“結果吳老闆成家後,不到一年,就把業立起來了。不僅立起來,而且連帶著楊支書大閨女和大兒子都跟著吳老闆討飯吃……”

“這麼說來,吳老闆當真是年少有為。”

“不止這些,吳老闆還倒騰過國庫券,賺了多少不知道。但我前陣子在報紙上看過,南方有人靠著倒騰國庫券掙了100萬!”

“好傢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