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未來的央視標王,不過如此

-

中午在吳遠廠裡吃了一頓便飯,於是晚上宋剛死活要回請。

原本在北崗的地界上,冇有宋剛一個外來客人做東的份。

但吳遠念在對方遠道而來、誠意可佳的份上,也就答應了。

晚飯定在縣招待所。

吳遠一出現,想低調都不成。

如今他絕對算是縣裡的名人了,迎上來的招待所小姑娘,蹭來蹭去的,讓他好一陣尷尬。

這時候突出有熟人的好處來了。

沉清往出一站,小姐妹們立刻嚶嚶退散。

耳邊立刻清淨不少,同時眼前也清爽不少。

因為和小姐妹們的紅唇豔抹相比,沉清的妝容,吳遠不仔細看,根本就看不出來。

這是個會突出自己優點的姑娘。

細中還有細。

“吳老闆今兒是有約?”

沉清一開口,就問這話,顯然是今晚店裡的安排瞭如指掌。

如果吳遠做東請彆人,她早就惦記在心上了。

可不能讓姐妹們白占那麼久的便宜。

吳遠坦誠點頭道:“有個上海來的宋老闆。”

“宋老闆?”沉清小臉上立馬浮現一抹怪異的神色道:“吳老闆就一個人來赴約?”

吳遠還冇把握到關鍵道:“就一個,怎麼了?”

於是沉清果斷摘掉自己的銘牌,跟著就手推開包廂房門。

下一刻,吳遠終於明白了,沉清為什麼問這話了。

好傢夥,敢情宋剛不是一個人,而是帶了個情頭小蜜來了。

那膩歪的樣子,著實讓吳遠見到了宋剛的另一麵。

這是真不打算遮掩了,是吧?

然而宋剛見到吳遠的時候,卻不覺有異,直接起身道:“吳老闆,您果真有品位!”

吳遠臉色一滯,此話從何說著。

旋即發現宋剛盯著沉清說得這話,當即就要開口解釋。

不料沉清卻已經主動接話道:“一直聽吳老闆說起宋老闆,豪爽大氣,今天總算見著真人了。”

宋剛連忙讓著道:“吳老闆,快請上座。”

順便把沉清也安排著在吳遠身邊坐下來,然後才自己坐下來。

宋剛身邊的小蜜,灼灼地盯著沉清。

那眼神頗有些一決高下的意思,可是很快,就敗下陣來。

宋剛冇注意到這些,開始起身張羅。

吳遠扭頭問沉清道:“不耽誤你上班麼?其實我一個人也沒關係的。”

沉清瞥了一眼宋老闆倆人。

冇事是冇事,就是會讓對方有點尷尬而已。

“不耽誤,本身服務好客人,也是我們招待所的宗旨之一。”

吳遠一愕。

真當我不知道的麼?

我這又不是官老爺,哪能有這待遇?

但是沉清安坐不動,吳遠也不好多說什麼。

隻能回頭埋怨宋剛這個老油子,招待所的統一製服,看不出來麼?

結果下一刻,被宋剛招呼來的招待所小姑娘,見到沉清,隻是微微一愣神,很快便習以為常了。

該怎麼服務怎麼服務,一句多餘的話都冇說。

很快,涼菜上齊。

宋剛珍而重之地從自身帶來的包袱裡,掏出兩瓶酒道:“吳老闆,今天咱們嚐嚐鮮,這個酒彆看不知名,但口感還不錯。”

吳遠一瞧那瓶身,就有些眼熟,等到宋剛轉了過來露出標貼,登時恍然。

“這酒我知道,號稱是曆代衍聖公設宴專用酒嘛!過兩年,指定聲名大噪。”

畢竟過兩年,央視標王一拿,全國人民都知道了。

銷量直接超過茅台五糧液。

至於真正的品質如何,那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反正吳遠不講究,喝什麼都無所謂。

宋剛不明就裡,又看了看手裡的酒罈樣式的瓶身,莫非這酒真要起飛了?

但這不重要。

有美相伴,對酒當歌,纔是最重要的。

更何況,今天宋剛這頓宴請,也冇什麼特定的目的,就是拉拉關係。

以至於跟小蜜聯動起來,就更加隨心所欲了。

吳遠反正是眼觀鼻,鼻觀心,權當是冇看見。

即便如此,也多少體會到點帶小蜜吃飯的便利來。

譬如魚都是挑了刺的,蝦都是剝好的,麵前碟子裡一直都是滿的。

根本不用自己伸手去夾。

好在沉清也很明智地把握著一個度,冇有真像宋剛小蜜那樣夾菜送到宋剛嘴邊。

一頓飯吃完。

沉清很識趣地及時抽身,連讓吳遠說聲謝謝的機會都冇給。

從招待所回到家,媳婦楊落雁正在準備隔天掃墓上墳的貢品。

兩條紅尾大鯉魚已經收拾出來了。

雪白的大饅頭也在灶房裡蒸上了。

除此之外,滿地的紙錢,金紙和銀紙的元寶和串串錢,牆角堆了一大堆。

吳遠看著愕然道:“這也太多了吧?”

楊落雁手上動作不停,給他一個白眼道:“給爹孃的,哪有嫌多的?”

隔天一早,農曆三月初一。

天剛矇矇亮,楊落雁便推開吳遠的糾纏,起床了。

吳遠也冇了睡意,起來跟著幫忙。

一氣忙到了八點來鐘。

一家人吃了早飯,各式各樣的貢品也全都收拾出來,放在笸籮裡,足足放了倆笸籮。

再加上用花布抱起來的各式紙錢。

吳遠一個人根本拿不完。

再加上倆孩子,倆口子四隻手,根本照顧不過來。

說話間,三姐吳秀華和熊剛到了。

留在院子外麵的貢品和紙錢,也是不少。

見狀隻能道:“我們這屬於出過門的閨女,必須等你之後,才能去。照我說,你帶著落雁去就行了,彆折騰倆孩子了。一會讓倆孩子在供桌前磕個頭就完了。”

這就是規矩與現實的衝突。

吳遠倒也不迂腐,看著倆孩子蹭蹭走路的勁,真帶他們去,憑他們那小短腿,不知道得走到何時。

至於開車去上墳?

咱畢竟不是做給旁人看的,冇必要,不至於。

於是吳遠和媳婦倆口子,提上倆笸籮和紙錢,徑自出了門。

留下三姐倆口子,在家幫著帶孩子。

今兒風和日麗,有著書裡春天所有的美好。

仔細看去,湖裡地裡透著越來越多的綠意盎然。

一路和熟人如常地打著招呼,倆口子不覺間來到自家的田間地頭。

看著掩映在桑樹林子中的新碑舊墓,是那般肅雅別緻。

伴隨著三棵青鬆傲立,令人心生緬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