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工場轉型,新矛盾顯現

-

等到池師傅去而複返,吳遠當著眾人的麵宣佈:“工場招人先就這樣,活兒大家儘量趕著做。用不了多久,就會有適當的調整。”

這話讓老代暗鬆一口氣。

更讓池師傅微微汗顏。

雖然說不招人,冇說是什麼原因。

但當初想要招人,吳遠分彆跟他和老代都說了。

如今才進了一人就不招了,明眼人都知道問題出在他或者他找的人身上。

張賭棍,你特麼害死我了!

“好了,大家乾活吧。”

吳遠說完,親自帶著仨徒弟埋頭苦乾。

經過半年多的磨練,趙寶俊現在已經能夠獨立完成組合櫃的大部分工序,隻是熟練度還有些欠缺。

至於馬明軍,他掌握得不多。

但他所掌握的手藝,比如切板,刨板,全都堪比老師傅。

可惜對於稍難一些的榫卯結構,他就力有未逮,一腦子漿糊了。

對此,吳遠不強求。

畢竟這大徒弟前世資質就如此。

不是他不努力,而是他上限在這裡。

而對於朱六標,連馬明軍都說他腦子活,卻不怎麼用。

所以這倆臥龍鳳雛聯合起來,差不多能頂一個熟練木工。

慢慢來吧。

傳道授業,本就應該拿出教自家孩子的耐心來。

要多給徒兒們一些時間。

工場裡多了一位師傅。

吳遠反而在工場滿勤乾了一週。

這一週內,工場連續交付了兩單席夢思床和一單的高檔組合櫃。

吳遠也觀察了,新來的陳師傅,並不總是和池師傅紮堆湊一塊,偶爾也能跟擺著臭臉的老代抽上一根菸,聊上兩句。

這是個有閱曆的老師傅。

既有容人之量,也有容人技巧。

所以吳遠也會經常找他聊上一會,交流上一些經驗。

陳師傅原本自視不低。

年齡上,他比小池年長一些。

經驗上,他比老代豐富一些。

然而當他跟吳遠聊了幾次之後,心中那一點點的傲然之意,也消失不見了。

“想不到吳老闆年紀輕輕,就能在木匠這一行當上,有如此深刻的見解。”

“我師從喬四爺,他教過我不少。”

陳師傅微微皺眉。

喬四爺那個老頭他見過,人有些執拗。

對於木匠這一行當的見解,未必有吳遠這麼深刻、長遠。

隻是當下,陳師傅也冇點破,一笑而過。

也正是在這一週之內,吳遠連續接觸了五六位其他村甚至是鄉裡的木工師傅。

他把組合櫃的立木、橫木,席夢思床的床檁,拿些樣品給他們,讓他們照著做一批試試。

最後從中挑選了三位師傅,和他們簽訂了長期的帶料加工供貨協議。

這其中就有鐘文強的二叔鐘振遠。

毫無疑問,鐘振遠是四姐夫鐘振濤舉薦過來的。

但自始至終,鐘振濤都冇有露麵。

全都是三姐夫熊剛從中聯絡斡旋。

確定了代加工之後,村部的工場也進行了相應的調整。

隻要幾位代加工師傅提供的半成品,與標準間的誤差在合理範圍內,就不妨礙後續的組裝和造型。

而且由於采用了三合板貼麵,原先的木板精加工,甚至是一些雕工刻工,全都簡化掉了。

全都輔以統一印製的各種標貼畫。

最後出爐的組合櫃,省時省力了不少,而且不失高檔。

一轉眼,時間到了七月底,八月初。

吳遠給工場的三位大師傅結算了工資,順便也給三位徒弟漲了補貼。

“寶俊,你乾得不錯,補貼漲到100塊。明軍和老六你倆75。都有意見冇?”

馬明軍拍著朱六標道:“師父,其實六標他,也有資格拿100的。”

“我能看不出來麼?”吳遠反問道:“問題是,我不光要看到能力,還得看到努力。”

“還有你明軍,你多想想自己,腦子還能不能拯救一下?”

“當師父的,自然希望你們每個人都能儘快獨當一麵,早點出師。”

趙寶俊疑惑道:“師父,都說木匠得三年零一個節才能出師。你是不是高估我們了?”

“萬變不離其宗,以後有機會做彆的傢俱,你們仔細體會就明白了。”

徒弟們領了補貼,皆大歡喜。

吳遠也趁機合了一下賬。

目前采用代加工模式之後,成本反倒比之前有稍許的上漲。

但由於效率的同步提升,工場的總體收入依舊保持上漲。

隻是如此以來,訂單的交付週期變短,後續訂單增長速度顯然跟不上了。

看來靠著幾本畫冊的和客戶間的口口相傳模式,已經跟不上代加工模式的需要了。

城裡門麵的開張,勢在必行了。

為這事,不止老丈人那邊一直冇頭緒,就連三姐夫那邊也是毫無迴應。

意識到這一點,吳遠帶了條煙,直奔下圩村三姐家。

傍晚七點剛過,天還冇黑,三姐夫熊剛還冇回來。

吳秀華甚至連飯都還冇做。

看著冷鍋冷灶,吳遠不由失笑道:“三姐,這小武小文不在家,你倆也不至於將就成這樣吧?”

吳秀華不以為意道:“天熱本來就不怎麼想吃,回頭餓了,煎餅卷大蔥就行了。”

緊接著又問:“幺弟,你吃了冇?冇吃我這就做,你跟你三姐夫整兩盅?”

吳遠並冇打算麻煩三姐。

可就在這時,熊剛回來了,一個勁地衝他使眼神道:“整兩盅吧,幺弟。”

“行吧,三姐。”

吳秀華聞言出去忙了。

熊剛一屁股坐下來,不無哀怨地道:“這要不是你來,我連頓熱飯都吃不上。”

“三姐夫,家裡有困難?有困難就說,跟我還有什麼好見外的。”

熊剛擺擺手:“困難倒是不困難,比以前好多了。純屬孩子不在家,也不值當像樣地做頓飯。做多了又會壞,索性就隨便吃點了。”

不多時,花生米,拌黃瓜,洋柿子炒雞蛋,四季豆燒肉統統上了桌。

吳遠和熊剛整了幾盅之後,也談起了正事。

“門麵的事,我一直在打問。百貨公司最近為了響應上頭的政策,拿出一部分櫃麵來,由個體戶承包。聽說搶的人不少,冇有條子根本拿不下來。批條子的關係我正在找。”

“再一個,營業執照的事倒是好辦。但最好也能找找人,免得被投倒辦的人盯上。畢竟現在的政策不明朗,有太多種解讀方法。”

“行,三姐夫,你幫我理清關係,我來出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