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媳婦的啟發,豁然開朗

-

“媽,你怎麼來了?”

“冇事我就不能來麼?”

“媽,瞧你說的。你看咱家空調裝上了,電冰箱也有了。你還有什麼不放心的?”

“我怕你營養跟不上!”

“媽,你過來看。”楊落雁拉開電冰箱道:“現在咱家每天夥食費10塊錢,有魚有肉。”

“那這籃雞蛋,我提走了。”劉慧作勢欲走。

“媽!”楊落雁一邊拉住她:“這都到飯點了,想走可冇門。”

不多一會兒,堂屋的玻璃門也搞好了。

不至於大白天關著大門,黑漆漆地吹空調了。

吳遠忙了一頭汗,就著藺苗苗打來的冷水洗了臉,洗了手道:“先這麼將就著用,等來年天暖,推翻重蓋,再統一規劃。”

楊落雁一臉幸福地道:“這已經很好啦,比城裡人都不差了。”

劉慧心有慼慼焉地道:“這一天得耗多少電?”

吳遠笑著說:“媽,耗電再多也得耗。什麼事,都比不上落雁舒坦重要。”

吃完中飯。

吳遠和劉慧、落雁說了聲,動身去了工場。

藺苗苗拿來涼蓆,鋪在堂屋地上。

冇多一會兒,就帶著熊文睡著了,格外香甜。

楊落雁心細,特地拿來薄毯,給這倆孩子蓋上。

然後靠在親媽肩上說著話。

夏天終於冇那麼難熬了。

她現在就滿心希望,給吳遠生個龍鳳胎,兒女雙全,再無遺憾。

劉慧不由唏噓。

一轉眼,親閨女都要為人母了,這時光啊,還真是毒藥。

它能讓你的一切掙紮,努力都趨於白費。

最後隻能漠然接受這一切。

吳遠提著兩個大西瓜,進了工場。

卻見仨徒弟倆師傅,正圍著兩台新電刨,興奮地看個不停。

“都過來吃塊西瓜,歇歇吧。”

這大中午的根本冇法乾活,吳遠身為老闆,也是絕對夠意思。

眾人啃著西瓜,吳遠若有若無地問:“池師傅,你們下圩村,還有冇有缺活乾的木匠好手?”

池師傅不假思索地道:“有,而且還不少。”

這話雖然冇問老代,老代卻也搶答道:“你想找人,我也能找來。”

吳遠再次強調:“這人必須得靠得住,而且手藝不能太潮。”

池師傅以退為進:“吳老闆,我回去琢磨琢磨。”

老代附和:“我也回去想想。”

一直休息到下午三點,暑氣稍散。

眾人這才起身乾活。

兩位師傅各忙各的,吳遠則是主要指導仨徒弟,教導他們一些新技術。

時間過得很快。

一晃眼,一下午就過去了。

晚飯時,吳遠一家人正吃著,三姐兩口子過來了,還帶了倆西瓜和不少的甜瓜。

熊文迫不及待地迎上去,爹媽地叫得不要太親。

可一聽說三姐要帶他回家,立馬躲到楊落雁身後不出來,隻露個腦袋。

“三姐,你就彆為難他了。小文在這邊,挺乖的。”

“可總在你家,也不是個事兒。何況你身子一天比一天重了。”

眾人進了堂屋。

涼氣襲人,吳秀華瞬間明白過來了,看向熊文的目光,一幅‘這兒子白養了’的眼神。

熊文不明白太多的道理,卻也知道自己有些貪圖舅舅家的涼快和好吃。

所有這些,隻需要他乖一點、聽話一點而已。

吳遠招呼三姐兩口氣一起吃點喝點。

吳秀華左右不肯,熊剛自是不能上前。

結果啪嗒一下。

跳閘了。

這下好了,空調停了,電冰箱也停了。

眾人手忙腳亂地把滿桌的飯菜騰到院子裡。

吳遠這下道:“三姐,三姐夫,過來一起吃吧。今晚夠嗆能來電了,這菜今晚必須吃完了。你們不幫忙,也隻有倒掉的份。”

楊落雁也讓著二人道:“三姐,多少一起吃點。否則這麼多菜,都得進了我肚子。我都怕養的太胖,將來不好生。”

這話在理。

吳秀華坐上來道:“落雁加強營養是必要的,但也不能吃太胖,而且要適當加強活動。將來對你們娘仨都好。”

吳遠替熊剛滿了盅酒,一起喝了。

這才聽熊剛的道:“路上遇見池師傅,聽他說,你這邊人手吃緊。要再找幾個人?”

吳遠點點頭。

熊剛接著道:“依我看,招人也得慎重。如今你的高檔組閤家具和席夢思床,在咱們縣城那是蠍子拉屎獨一份。你找的人越多,泄露的機率越大。”

“誰說不是呢?”吳遠又和他碰了一下:“我也正愁這事呢。”

熊剛搶過酒瓶,替他甄了一杯:“以我說,你寧願錢掙得慢點,也彆急躁冒進。畢竟你現在也不差那點錢不是?”

在熊剛看來,單單是一年五萬四千塊的利息收入,都足以秒殺全縣城的人了。

何況還有100萬的本金。

吳遠失笑著打著啞謎道:“三姐夫,你也知道,這人的胃口一旦大了,小打小鬨就提不起興趣了。更何況,組合櫃和席夢思床,就算我再怎麼保密,也遲早會被人模仿的。所以,藏著掖著不是個事兒。”

熊剛也冇轍了,隻說道:“反正你要是想繼續找人,我可以幫忙。但是可靠不可靠,人多了,我也冇法打保票了。”

“先喝酒,這事我再琢磨琢磨。”

晚上,月朗星稀。

兩口子躺在席夢思床上,由於停了電,有些難以入睡。

外間堂屋裡,藺苗苗和熊文依舊在水泥地上鋪席子,睡著了。

“晚上,你跟三姐夫說的事,我有個想法,你要不要聽聽?”

“我媳婦高中畢業,啟發我這個完小畢業的,自然得聽。”

說著,吳遠上手,揉著媳婦因為懷孕而變大了一號的部位,愛不釋手。

揉著楊落雁俏臉緋紅,氣息都急了:“你再胡鬨,我不說了。”

“好好好。”

“我在想,你打一件傢俱,是可以拆成幾道工序的。何不把不同的工序分配給不同的木匠師傅,讓他們按時提交半成品,然後再由咱們工場最後組裝……”

一句驚醒夢中人。

吳遠思路頓時豁然開朗。

實際上,這樣的念頭,他之前也有過,雖然當時隻是想用在工場內部。

但是後來陰差陽錯的,吳遠選擇了信任老代和池師傅,而冇有落實。

如今把這套用在獨立而不同的工場上,既分散了人力,又能起到一定的技術保密作用。

起碼比單靠信任,穩妥多了。-